第19屆理事候選人列表

第十九屆理事候選人列表pdf 下載 

 

編號 姓名 現任本職 政見
1 王祥辰 國立中正大學 教授 1. 協助台灣真空學會相關業務辦理,提高會內執行效率。
2. 加強培育國內真空科技之人才,提升國際上之競爭力。
3. 積極參與 IUVSTA 國際真空學會組織交流,拓展國際視野與知名度。
4. 促進產業與學術合作之機會,強化國內真空科技之技術,以利永續發展。
5. 推廣真空相關學識、教育訓練,讓業界與學術之間更多交流與溝通。
2 朱英豪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特聘教授 1. 致力推廣真空技術。
2. 提升真空學會國內外知名度。
3. 擴大真空學會影響力。
3 吳志明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 教授 協助推動台灣真空產業交流服務及人才培育。
4 李憶興 明新科技大學半導體與光電科技系 副教授 1. 協助台灣真空學會於明新科大建立 真空技術士 乙級證照試場設備與建立實作考試題目。
2. 協助台灣真空學會推廣明新科大學生 真空技術士 丙級證照考試與試場事務。
3. 協助台灣真空學會於明新科技大學舉辦「光學模擬應用與鍍膜實務訓練班」
4. 協助推動台灣真空學會會務及學會相關業務之服務工作。
5 林彥谷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秉持學會成立之「創新」、「服務」與「教育」等三大目標,集中全體會員的學識、經驗共同致力創新真空科技之發展。
藉由舉辦學術性技術性研討會,加強與國內外有關機構、學術團體作學術性之聯繫及技術之交流。同時,凝聚會員們對學會的信心,繼續支持與協助學會會務的推動,促進台灣產學研等單位於真空科技的進步。
6 林郁洧 國研院儀科中心 研究員兼組長 協助學會會務相關運作。
7 柯志忠 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研究員兼組長 本人服務於儀科中心近二十年,致力於原子層沉積設備與製程研發在地化,近年來儀科中心建立半導體製程研發平台,提供國內半導體廠及學界夥伴進行新穎材料與製程研發,若未來有機會成為台灣真空學會理事,將會竭盡所能分享新穎真空設備及其製程開發經驗,促進新穎真空設備研發在地化。
8 洪瑞華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特聘教授 1. 加強國內真空科技之人才培育
2. 促進產業與學術交流與合作之機會, 以提升國內真空科技之技術
3. 藉國際交流, 強化真空協會國際化
9 洪緯璿 國立中央大學 副教授 1.協助真空協會之會務推廣與運作。
2.加強與國內學校及真空學術團體之技術交流。
3.舉辦真空相關學術研討會。
4.藉由參與國際上的真空之相關活動,以拓展國際視野與知名度。
5.促進與國內產業進行學術交流合作之機會,藉以提升國內真空技術。
10 涂維珍 成功大學電機系 副教授 感謝真空學會前輩的建議參選理事,希望能獲得學會與您的支持。以後學過去參與真空學會的教學經驗,得知學生或職場夥伴對於學會的各項活動均有高度興趣,因此後學提出以下想法,期待與學會前輩們一起努力。
1. 透過電子與網路媒體提升真空學會能見度
2. 舉辦多元的活動,讓不同背景的師生實際參與學會活動
3. 建立學會聯絡群組,加深會員的串聯與合作
4. 建立學會在學界與業界的人才庫,促進彼此技術交流與合作
5. 定期分享真空新知並關懷會員,加強會員對學會活動的參與度
11 張勝雄 中原大學物理系 副教授 協助真空協會的會務發展。
12 郭倩丞 國立中央大學 副教授 現在學校的課程裡,都沒有專門教授真空的課程,因此許多人都是到研究所或是工作後才接觸真空時,才發覺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又沒有地方學,而台灣真空學會歷史悠久,長期在推動國內的真空科技的發展,近年來積極辦理訓練班以及”真空技術士認證”的專業能力認證,對於使用真空的廠商助益良多,我們應該極力建立起真空技術士認證制度,讓產業界的廠商對於此認證的認同感提高,有助於國家發展。
13 陳政營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光電與材料科技學系 助理教授 協助學會運作
14 陳維鈞 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1. 協助學會推廣真空相關事務
2. 培養真空領域人才
3. 扶植在地化廠商
15 曾宗亮 明志科技大學 副教授 很感謝在真空領域前輩們推薦參選。希望能得到學會伙伴您的支持,本人長期投入真空製程的元件開發與技職實務導向的教學,深耕本土科技大學技職教育,建構整合與普通大學端雙邊研究開發的接軌機制,精進並實踐技職端同學的實務運用教育。
1. 強化技職端同學對於真空製程的了解與操作。
2. 持續宣導學會開設課程與活動,強化技職端同學參與真空學會。
3. 持續推動真空技術士認證,並橫向連結其他科技大學師長,開設相關課程與鼓勵學生報考。
4. 提供自身教學與研究之經驗,協助學會穩定成長。
16 熊高鈺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研究員 1. 聯絡更新個人與團體會員資訊,發行會訊並提供技術問答服務。
2. 擴充真空科技期刊科普內容提高可讀性,建立電子期刊專屬網頁。
3. 舉辦北中南各地區真空基礎與應用技術訓練班,加強實務操作訓練。
4. 協助產學研各單位規劃客製化真空訓練服務。
5. 推廣真空技術士認證考試及分級術科測驗。
6. 充實真空學會中英文網頁資訊,隨時更新內容提高宣傳效益。
7. 積極聯繫IUVSTA國際真空學會組織交流,爭取主辦亞澳地區VASSCAA國際研討會與真空國際聯合會議。
17 蔡孟霖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助理教授 1. 協助於各科技大學推廣學會相關資訊並建立交流管道
2. 利用工作坊、會議等促進學會與產學合作單位之合作關係
3. 促進與國際各真空學會合作舉辦國際會議及人才交流
18 蕭山川 SKF Taiwan 總經理 1. 促進產業界與學術界合作,深化台灣真空工業基礎。
2. 參與國際真空相關會議與活動,拓展國際視野並提高台灣真空界的能見度。
3. 推廣真空培訓課程,提升真空專業人才技術能力。
4. 推動真空學會與其他真空相關應用技術學會或協會之交流。
19 薛心白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助研究員 增強產業界與學界之橫向聯繫,致力台灣真空學會擔任各界之橋梁
加強推廣真空系統教育訓練至各學界及業界。
20 闕郁倫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系 教授 協助真空學會於台灣各項業務及擴展學會國際事務發展。
21 魏芝中 愛德華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通用真空客戶中心總經理 1.推廣真空知識到每個階層,希望業界能建立起真空專業術語利於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2.支持在地真空產業,建立良好資源利用網路,以利產業的發展與興盛。
22 蘇大榮 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1.確認真空學會宗旨與現行運作方式及所產生結果的差異,檢討差異,並適時提出修訂章程或改變作法的建議,以消除差異。
2.與其他公協會比較,找出真空學會與其他公協會的差異點,去同求異,以找出真空學會的立足點及服務區隔,適時提出修訂宗旨及組織辦法的建議。
3.依服務區隔,設定年度工作項目。
4.檢視現有資源,依據資源配置年度工作項目順序及執行綱要、目標及後續查核點。

註:依姓名筆劃排序

Top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our websit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website, you are giving consent to cookies being used. Mor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