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年輕學者獎當選人簡歷
2024 第十三屆當選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材料系 助理教授 黃彥霖 教授
黃彥霖 Yen-Lin Huang
講 題:低功耗電子元件 Low-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出生年份:西元1986年
現 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材料系 助理教授
學 歷:國立交通大學 材料系 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系 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系 學士
專 長:複雜氧化物薄膜、陶瓷薄膜、金屬薄膜、自旋電子學
簡 介:黃彥霖博士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助理教授。他於2009年和2011年分別獲得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士與碩士學位,並於2017年獲得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從2017年到2019年,他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材料科學部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19年至2021年間,他在台積電北美分公司的企業研究部門從事先進自旋電子技術研究,擔任首席工程師,期間發表過超過十二項美國專利。截至2024年8月,黃博士已發表超過50篇論文,研究成果被引用超過2300次(h指數為23,i10指數為33),並且在其職業生涯中發表了約10場受邀演講,且擔任學術期刊的同行評審及客座編輯。
2024 第十三屆當選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材料系 助理教授 楊朝堯 教授
楊朝堯 Chao-Yao Yang
講 題:From Superhydrophobicity, Oleophobicity to Superhydrophilic: Synthesis of Multifunctional Surfaces and Coatings Inspired from Nature
出生年份:西元1979年
現 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材料系 助理教授
學 歷: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
專 長:自旋電子元件、磁記憶體應用技術、低功耗自旋傳輸元件、二維材料、能谷電子學、
磁性異質結構
簡 介:楊朝堯博士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系(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士班期間楊博士專注於磁性奈米結構、磁半導體與自旋電子學的研究,並運用同步輻射技術進行分析。曾在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美國UCLA電機系訪問學者,清大材料博士後研究員,目前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系助理教授,研究有自旋電子元件、磁記憶體應用技術、低功耗自旋傳輸元件、二維材料、能谷電子學、磁性異質結構,具有材料-物理-電機的跨領域專業,而楊博士近期的學術表現以及國際合作成果豐碩,因此在2022年榮獲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考察研究獎,以及在2022年八月榮獲亞洲磁學聯盟(Asia Union of Magnetic Society, AUMS)年輕學者獎殊榮,表彰楊博士在磁學及自旋電子研究領域的相關貢獻。楊博士目前也是英國高教培育機構會士(Fellow,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U.K.),且於2023年榮獲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獎,現為台灣真空科技學會期刊副編輯,協助真空學會期刊2023~2024年的刊物審查及發表等工作,持續深化台灣的學術量能。
2024 第十三屆當選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系 助理教授 郭昌洋 教授
郭昌洋 Chang-Yang Kuo
講 題:Study of Neel vector in room temperature multiferroic
出生年份:西元1984年
現 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物理系 助理教授
學 歷:德國德勒斯登馬克思普郎克研究所 博士
專 長:光譜量測,理論光譜解析
簡 介:郭昌洋老師是一位專精於光譜量測的專家,特別擅長利用同步輻射加速器產生的光源來研究過渡金屬氧化物中的複雜電子關聯效應。他同時也擅長使用團促量子模型計算,分析材料中的電子軌域、自旋及其與晶格之間的關聯作用。透過這些方法,郭老師能夠結合同步輻射光源測得的光譜數據,開發出各種具有新穎量子特性的材料。
2024 第十三屆當選人 助理教授 龔佩雲 教授
龔佩雲 Pei Yuin Keng
講 題:Harnessing Nanotechnology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of Cancer Therapy
出生年份:西元1982年
現 任:Assistant Professor
學 歷:Ph.D.
專 長: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polymers and nanomaterials for drug delivery and catalysis
簡 介:The PI’s (Pei Yuin Keng) has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background encompassing polymer chemistry, nanoparticle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ization and later diversified her training to the field of molecular imaging. She earned her Ph.D. in Chemist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in 2011. Following this, she was awarded the UCLA Scholars in Oncologic Molecule Imaging (SOMI) to pursue her postdoctoral training at the Crump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Imaging. In 2011, Dr. Keng joined the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Medical Pharmacology, UCLA as a tenured-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where she focused on developing microfluidic devices and radio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on-demand production of diverse radiotracers. In 2019, she transitioned to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Her current research program focuses on developing nanomaterials for cancer therapy, catalyst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functional molecules for interface engineering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Specifically, her research group is pio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boron-based nanodrugs designed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cancer, enhancing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while minimizing side effects to the patients. Additionally, Dr. Keng is active in engineering advanced interconnect interfaces to improve devic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resistivity. Dr. Keng has published 38 SCI papers, with a total citation of over 1800 and an h-index of 21.
2024 第十三屆當選人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副教授 王致喨 教授
王致喨 Chih-Liang Wang
講 題:Atomic layer deposition in energy-related applications
出生年份:西元1982年
現 任: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副教授
學 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 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
專 長:原子層鍍膜技術與材料、新型太陽能電池、高分子膜燃料電池、光電化學元件、電化學儲能元件
簡 介:王致喨博士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取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加入台積電,而後任教於中興大學精密所,目前為清華大學材料系副教授。研究上致力於透過原子層鍍膜開發新材料和奈米結構,應用在新型太陽能電池、高分子膜燃料電池、光電化學轉換元件、儲能元件等研究領域以解決關鍵性問題。研究成果曾發表於Applied Surface Science、Journal of Power Source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表面科學、鍍膜技術、電化學與先進能源領域優良期刊。除學術研究表現,並積極與業界交流,將研究成果推進於實際產業需求,合作對象包括儀科中心、中油、中國醫藥大學和上銀光電等研究機構。並熱心參與國內外各大學會,如材料學會、台灣鍍膜科技協會、台灣真空學會、ISPE等,協助籌辦研討會、擔任評審、國際期刊客座編輯與審稿、高中生海報競賽、UT校友會等。在榮譽方面,多次獲得獎項肯定,如2023中國材料科學學會「優秀年輕學者獎」、2023台灣鍍膜科技協會「傑出青年獎」、2022中興大學優聘教師、2022教學創新計畫優良獎與2020師生典範獎、2018導師楷模獎等榮譽,並多次指導學生於國內外研討會獲獎。